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灵活的融资方式,在满足个人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高利贷现象的存在给借款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因此,明确借贷利率界限、规范借贷行为,是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从法律规定、实践操作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三个方面探讨如何防范民间借贷中的法律风险。
我国《民法典》第680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这里的“国家有关规定”主要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或指导利率,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利率。根据这一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应当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约定,超过法定上限的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年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明确了人民法院对借贷利率的保护范围。该《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意味着,如果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率不超过24%,法院将依法予以保护;反之,若超出此范围,则可能面临合同无效的风险。
此外,《规定》还设定了36%作为“自然债务区”,即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法院将不予支持返还请求。也就是说,即使借款合同中有这样的约定,借款人只需偿还超过年利率24%但低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即可。
在实践中,借款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在与他人签订借款合同时,要确保利率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要盲目追求过高的收益而陷入违法境地。
审查合同的合法性:在签署借款合同前,务必认真审查合同条款,特别是涉及利率的内容,确保其真实、自愿且不违反法律法规。
保留证据:无论是作为借款人还是出借人,都要保留好相关的书面材料,如借款合同、转账凭证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及时维权:一旦发现对方存在违规行为,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防止损失扩大。
在某省的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借款人李某因经营所需向王某借款人民币10万元,并约定月息为3分。后由于李某未能按期还款,王某将其诉至法院要求归还本金及利息。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约定的利率过高,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限,因此只支持了不超过年利率24%部分的利息请求,驳回了其余部分的要求。最终,李某仅需支付不超过年利率24%的利息,剩余部分利息被认定为高利贷而被法院判决不予执行。